火狐体育在线网址下载入口

天堂草原——锡林郭勒盟的全面小康之路(之三):吉祥草原 把绿色洒满人间

发布时间: 2024-02-07 10:59:28 发布于: 火狐体育在线网址下载入口

  近几年,生活在首都北京的居民明显感受到每年春季沙尘天气、特别是极端沙尘暴天气出现频率减少了。可有多少京城人知道这是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多年来的丰硕成果,又有多少京城人知道还北京一片蓝天,凝聚着多少锡林郭勒干部群众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啊。曾经威胁到京津地区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带流动半流动沙地基本被控制,人进沙退,沙漠变成了绿洲。

  1979年3月16日,《人民日报》曾发表一篇题为《风沙紧逼北京城》的文章。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春天到来,生活在首都北京的人们,总想出去观赏一下明媚的春光。可是,这时的北京却常常是风沙“迷”人。大风一起,大街小巷尘土飞扬,扑面而来的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一旦尘暴袭来,首都上空更是一片灰黄,白昼如同黄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津乃至华北地区遭受风沙危害的频次和强度愈演愈烈,特别是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连续13次发生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其中有多次影响首都。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追查”结果发现,距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是“祸首”之一。浑善达克,蒙语释义为“黄色的野马”。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距北京直线千米,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浑善达克沙地面积大约7.1万平方公里(其中,在锡林郭勒境内有5.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多米,其中沙漠化土地3.05万平方公里,占沙地面积的43%;潜在沙漠化土地1.42万平方公里,占沙地面积的 20%;非沙漠化土地2.62万平方公里,占沙地面积的37%。

  浑善达克曾经是水草肥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草原牧区,分布着众多湖泊,沙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较多,还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和药材,人称“花园沙漠”。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由于气候持续干旱,草场超载过牧原因,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加剧,沙漠化土地由2.5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3.05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由60年代的172平方公里扩展到297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扩展70平方公里。由于沙地ECO一度受损,生态防护功能明显减弱,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频发,2000年沙尘暴日数达26次,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解决浑善达克沙地沙化和沙尘已成为锡盟人和京津百姓的共同心愿,迫在眉睫。

  2000年春,京津和华北地区连续发生的多次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因为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00年5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视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锡盟多伦县沙化情况,作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的重要指示。之后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域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等省(区、市)的75个县(旗)。工程区总人口1958万人,总面积45.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 10.12万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区分为四个治理区,即北部干旱草原沙化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治理区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治理总任务为222292万亩,总投资558亿元。

  浑善达克沙地作为直接威胁京津的风沙源,成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点,锡林郭勒人首当其冲承担起了防沙治沙的重任。2001年,锡盟按照围封转移战略,制定了生态建设的总体设计,将全盟规划为“四区、五带、十四基点”,把春季休牧作为主推措施,基本上围绕休牧和禁牧来进行。“四区”,即围封禁牧区、沙地治理区、休牧轮牧区和退耕还林还草区。对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已经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对迁出区草场进行围封禁牧;对植被有一定再生能力的地区实行春季休牧或划区轮牧;农区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全盟88%的草场实行了休牧、轮牧和禁牧。“五带”,即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国道、省道、省际大通道两侧,建设“三横两纵”绿色生态屏障。“十四基点”,即对十四个旗县市区所在地的城区周边实行围封禁牧。

  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全盟平均每年获得 4亿的工程投资,尽管对于盟内5.8万平方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来说极为有限,但锡盟人却以一种敢于担当、不计回报的大无畏精神,用智慧和汗水浇灌除了一片片绿草、一道道绿林。这些年全盟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336万亩,营造林面积超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前50年造林总面积的两倍,森林覆盖率由 1.24%提高到7.23%。通过综合治理,结合各项生态保护建设政策的落实,呈现出“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牧民增收”的良好态势。围绕全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四个确保”以及生态保护建设四项工程、八项制度,进一步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质量,增加综合效益,着力发展生态林业、经济林业、民生林业,力争到2020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2000万亩以上,新增1000万亩以上生态经济复合型基地,全盟森林覆盖率达到 13%,林业产值突破20亿元。

  如今,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状况明显好转,初步形成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和北缘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ECO活力有所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实现恢复性增长;荒漠半荒漠草原持续恶化趋势整体上得到初步遏制,整个草原生态明显好转,为京津大地筑起了一道绿色城墙。

  锡盟盟委、行署格外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加快建设、永续利用”的总体要求,正确地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在项目布局、产业准入、工程实施等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草原生态保护作为前置条件和首要任务。

  按照“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要求,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在充分的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功能的同时,认真实施重点生态工程、落实草原保护制度、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工业发展方式,让青山和绿草长在、美丽与发展双赢。

  在保护草原的前提下,实施新型工业化。为确保和维护锡盟多样化的、原生态草原,盟委、行署明确规定,只用1%的土地集中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用来支撑和保护99%的草原,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推进资源的高效转化利用和综合开发,大唐多伦煤基烯烃、上都电厂、西乌锌冶炼等一批技术装备水平先进、高效节水环保的项目相继投产或即将投产。与此同时,锡盟坚持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原则,全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快速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目前,国内500强企业已有23家入驻锡盟。

  在造林护林基础上,发展复合型产业。锡盟多伦县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创新机制、招商引资、技术和产品研制等措施,鼓励和调动社会各主体参与林沙产业开发,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林沙产业体系,慢慢地加强林业的发展后劲,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美化和观光旅游复合型产业。立足多伦生态山清水秀自然景观,全力发展大棚葡萄、油桃、草莓等观光采摘业,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休闲、教育”为一体的林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发展体验林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产业。多伦县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投资2600万元的大地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蘑菇、黄花、金莲花、鹿肉、狍子肉等林地山野菜和特色养殖深加工,打造多伦特色产业品牌。另外还引进了投资800万元年产山杏沙棘制品40万件的饮品企业。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发展二、三产业。生态移民就是在移民户原有草场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围封禁牧,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空间和时间。理论上,每转移出一位牧民,就可以缓解 1平方公里草原的生态压力。这是投资少、见效快,从根本上处理问题的好办法。锡林郭勒盟从2002年开始大规模实施移民工程,把生态极度恶化地区的农牧民集中搬迁到具备一定生产生活条件的城镇周边,从事新的生产活动。对于生态移民的安置,正蓝旗探索出一条农牧民立即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路子。目前,转移农牧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1432户共5730人。为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步伐,打造蒙元文化品牌,培育牧民进城创业典型,正蓝旗在上都镇建设了蒙元一条街,为牧区进城创业从事二、三产业提供平台。为支持“生态移民”建设,正蓝旗政府为入住的牧户办理了人口转移优惠证,免除土地出让金,并在子女就学、就业培训、养老医疗、税费减免等方面充分给予各项优惠政策。

  锡盟在实践中,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强化草原的生态功能、优化草原的生产功能、开发草原的观光旅游功能,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加大人工治理力度,推动草原生态持续改善,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项目引进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凡是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和产业政策,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产业和项目,一律不得引进,坚决杜绝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转移。为使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锡盟实施了矿区道路硬化、排土场防尘、运输车封闭、矿区复垦绿化等一系列环保工程,依法关闭重点污染源,矿区粉尘污染得到一定效果控制,基本建成了具有景观效果和文化品位的矿区绿岛,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恢复,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的目标。

  实现农村牧区产业体系调整和农牧民增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吸纳了大量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通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增加了劳务性收入;退耕还林工程覆盖了整个农区,使27万农民年人均政策性增收690元,累计享受政策补贴4.96亿元。退耕地林间种草25万亩,沙地营造黄柳30万亩,为发展后续产业蓄积了资源。林业产值比沙源工程启动前增加 3倍。目前,全盟近1/3的农牧民不再依靠种养业谋生,农牧民非农非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由13.4%提高到40.7%。与此同时,锡盟着力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扎实推进畜种改良、饲养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经营等重点工作。2003年以来,在全盟牲畜头数压减近500万头(只)的情况下,农牧业增加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2倍和1.9倍。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锡林郭勒盟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风能超过 5000万千瓦,具备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装机规模的风场有10余处。他们充分的利用资源优势,全力发展风电新能源,灰腾梁风电基地就是全区规划的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规划总面积450平方公里,装机容量225万千瓦。到目前,共入驻风电企业12家,累计核准风机装机容量80万千瓦,已并网发电70万千瓦,在建容量15万千瓦,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逐步打造成为绿色能源基地。多伦县全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积极地推进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目前全县使用沼气665户,每年可增收节支151万元,可处理人畜粪便1.6万吨,生产沼气21万立方米,节省标煤1147.6吨,生产优质沼肥2900吨,替代化肥1820吨,满足18.2万亩农田生产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06万吨。同时,以沼气拉动养殖业,仅养牛、养猪户均每年增收1500多元。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重点围绕煤化工、氟化工等项目实施的“煤路电化管”(煤化工自备电厂产生的电力为煤化工提供动力,多余电力外送及为化工产业区别的企业提供。煤化工一期生产聚丙烯,产品通过铁路经北京运往华北地区或者别的地方,部分就地转化生产管材)产业链、煤化工下游产业链、氟化工产业链、煤化工与氟化工相联系的产业链和“三废”综合利用产业链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生产链条。引进年产3.5万吨氟化工项目所需硫酸来源于大唐多伦煤化工项目,萤石来源于奥翔选矿厂,所产氢氟酸可用做煤化工产业的生产辅料,大幅度的提升资源利用率。

  打造低碳科技生态示范村,促进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西苏旗坚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理念,近年来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陆续合作开展了多年生牧草种植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和中意太阳能供电项目,其中:中意太阳能供电项目为西苏旗的朱日和镇向阳村安装了20千瓦光―柴微型混合电站系统1座,配套一组总峰值功率为20千瓦的光伏发生器及相关设施,为向阳村未通电的 32户居民提供日常生活和部分生产用电;在该村实施的多年的旱作人工草地种植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几年来已在向阳村及周边建设退耕还林草地 500亩、恢复建设天然锦鸡儿草地1500亩、人工种植冰草草地500亩,采用免耕播种技术混播旱作人工草地500亩。这些项目的实施,既能短时重建人工植被和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又能生产优质高产牧草,促进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

  发展节水型工业,增强涵养水源能力。水是草原的命脉,水生态保护是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制定乌拉盖河、滦河、查干淖尔河和锡林河流域水系湿地生态保护规划,加强水源地保护建设,增强涵养水源能力。推进锡林郭勒供水工程,实施一批中小型水库及城市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城市中水和煤田疏干水综合利用率,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重点项目采用一流的节水技术,特别在发展煤化工项目上,坚持依水布局、煤随水走,重点在多伦、乌拉盖等富水地区摆布,确保项目规模与水资源量相适应。

  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十年奋斗,绿满人间。锡盟人把昔日沙中找绿变成了今日绿中找沙,为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了典范。无私、无畏、创新、坚持,构成了锡盟人治沙精神的生动写照。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历经十年成效显著,特别是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状况明显好转,沙源工程区植被盖度增加 30%以上,流动半流动沙丘面积减少680万亩。一条长420公里、平均宽3公里、总面积183万亩横跨5个旗县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防护体系基本形成,有效地控制了沙地扩展。

  如今,曾经浩瀚沙海的滚滚黄沙逐渐被一抹新绿覆盖,不仅又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吉祥美景,而且初步筑起了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当年总理视察的锡盟多伦县满是沙丘的南沙梁,如今被百万亩的樟子松所覆盖,绿郁葱葱不见沙,十年巨变两重天。这既充足表现出国家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也充足表现出工程实施区干部群众的创业精神,更充足表现出在沙漠深处营造绿色家园,打造美丽中国不是梦,而是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在不久将来能轻松实现的宏伟目标。

  当然我们应当清醒看到,有限的投入和十年的治理,尽管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筑起一条长420公里,平均宽 3公里的固沙防风带,但相对于最宽处达 300公里的整个沙区而言,这一条带并不能有效控制沙区的“风起沙飞”,也不能杜绝沙尘对京津和华北的侵扰。浑善达克沙地的风沙治理还仅仅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也很艰辛,我们应该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构筑起十条、百条横跨浑善达克沙地的固沙防风带。

  令人振奋的是:从2013年起,为期10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开始实施,计划总投资达877.92亿元。二期范围由一期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区、市)的75个县(旗、市、区)扩大至包括陕西在内6个省(区、市)的138个县(旗、市、区)。这说明党和政府根治京津风沙源的决心是坚定的,也标志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成为“绿色长城”的受益者。

  站在新的起点上,锡林郭勒盟盟委响亮地提出,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围绕构建“两型社会”的要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强化草原的生态功能、优化草原的生产功能、开发草原的旅游功能,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和草场休牧、禁牧、轮牧制度,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扎实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二期、水生态保护等重点工程,实际做到“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在具体措施上,坚持集中发展,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产业高质量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强化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管,做好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完善政策措施和综合服务体系,切实推进低碳、绿色、循环发展,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通过第二个十年的二期工程,锡林郭勒不仅会变得更美丽,而且那里的人民会更加富裕、幸福。根据二期工程规划确定的目标,到 2017年,工程区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本省(区、市)农牧民收入增长水平,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到 2022年,工程区农牧民收入稳定在全国农牧民中等水准以上,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美丽中国”的号角,确立了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转变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顺应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的大智慧;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建设幸福家园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也是对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积极响应。我们始终相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在锡盟盟委、行署的格外的重视下,在全盟人民的辛勤努力下,锡林郭勒草原一定会更加美丽,人民更加幸福。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锡林郭勒人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把草原的美丽和绿色福音传到北京、天津等华北大地,让那里的上空不再有黄沙,让春天的阳光不再被遮挡,到处呈现一幅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空气更清新的美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