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体育在线网址

福建龙岩上杭县:“圣地团旗飘”服务青年能力激励计划项目

发布时间: 2024-06-13 11:37:14 发布于: 农家乐蒙古包

  【关键词】县区团、福建龙岩、组织青年、引导青年、团组织建设、打造组织品牌、服务青年能力激励

  “圣地团旗飘”服务青年能力激励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圣地团旗飘”项目)于2013年4月开始实施,由共青团上杭县委作为实施主体。该项目以打造古田团建品牌为载体,通过在古田5A级景区内重点打造古田“五个一”,即:创建一张古田区域团建名片、一个青年驿站、一个红土青年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一个青年书屋和青年文明号一条街等,构建古田红域团建新格局,进而辐射带动全县基层团建工作的发展。

  在全党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时,上杭县古田镇作为群众路线的发源地,作为中国革命著名的红色圣地,、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古田这片红土地上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被誉为“建党建军里程碑”的中国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曾在这里召开。同时,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各青年文明号、希望小学、团组织等共青团元素在这聚集。这一案例旨在充分的利用古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古田各级青年文明号、腾龙青年之家、青年农场、青年书屋、新建乡镇直属团组织、高校等团属资源和社会资源,探索区域化团建新模式,强化基层团委工作上的能力,增强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在该创新案例中,共青团福建省委、共青团龙岩市委作为评审评定主体,多次对“圣地团旗飘”项目给予了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

  “圣地团旗飘”项目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上等都进行了创新。

  “圣地团旗飘”项目充分的利用古田红色资源,有效发挥团属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组织青年上实现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方式相结合,切实提高共青团组织青年的能力。一是依托古田原有的团组织网络和体系,通过整合古田团属资源,充分的发挥各团组织力量,联系和发动广大团员青年,打造古田区域团建布局;二是依托古田红色旅游等社会资源,完善“腾龙青年之家”青年驿站建设,展示更多的共青团和青年元素,吸引全国各地前来古田的青年朋友驻留。

  “圣地团旗飘”项目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以“走进青年、了解青年、关注青年”为实施背景,通过发挥古田红色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优点,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打造“青年文明号”一条街,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展示红色圣地上青年良好形象;通过设立青年书屋,为广大青年朋友提供阅读场所,引导青年朋友普及科技知识,丰富精神文化,挖掘创业思路。

  “圣地团旗飘”项目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充分的利用古田光源酒店、农家乐、青年农场等社会资源,利用旅游局、高校等资源,成立“红土青年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并开设第一批培训班,圆满完成第一期5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培训学员都感到受益匪浅。红土青年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的成立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就业创业的机会和平台,服务了红土地上青年旅游人才的成长成才。同时,古田区域团建名片的张贴,为来古田的青年朋友提供了清晰的共青团导游图,方便和服务了青年朋友的旅游和学习。

  通过联合各青年文明号单位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巩固团组织力量,创新团组织格局,在红色圣地上营造了一种人人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和关爱青年的良好氛围,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通过“五个一”的实施,来古田参观学习的青年朋友逐步增多,古田镇团员队伍得到了更多的交流和历练,团干部也在这些交流中不仅提高了自我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意识,提高了工作上的能力,也为更好的发展古田红色基层团建提供了更丰富的思路和点子,逐步充实古田镇团员和团干部队伍的力量建设。

  通过整合区域中各种团属和社会资源,围绕“五个一”建设,使团的工作载体进一步实现实体化,使团的各项职能表现为青年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事,不断的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团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

  通过典型引路,打造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服务、青字号农家乐、青年书屋、青年培训等青字号品牌,植入共青团元素,充分展示我县青年朝气逢勃的时代风采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营造宣传和挖掘共青团的浓厚氛围。

  作为走过91周年光辉岁月的共青团组织,应积极打造一个具有共青团特色的活动阵地,使之逐渐融入广大青年内心,占领青年阵地,树立品牌宣传,进而达到助推共青团发展的目的。古田腾龙青年之家是2009年由团市委、团县委倾力打造的青年活动阵地。在现有基础上再整合资源,将其打造成宣传我县共青团工作的窗口。同时,不断地“走出去、引进来”,通过互相借鉴学习的方式,在五龙村等周边地区发展更多青年活动阵地,更好更广泛地宣传共青团。

  一是打造红色传统教育基地。通过古田会址、主席园、纪念馆、共和国法制园地等参观点,宣传古田丰富的红色资源,让更多青少年学习和感悟红色文化。二是打造客家文化教育基地。古田不仅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且蕴含着深厚的客家文化渊源。通过五龙村、开心农场、夏令营、中小学等载体,逐步加强对全县青少年“三观三热爱”等主题教育培训,更好地宣传客家文化。三是打造农村青年培训基地。通过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古田光源酒店、古田游客服务中心的合作,取各方资源优势,集中打造农村青年培训基地,特别是红土青年旅游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培训集聚周边青年,带动更多青年朋友创业就业。

  为组织实施好“圣地团旗飘”项目,上杭团县委多次深入到古田镇当地考验查证,通过了解镇情、团情等研究制定项目的可行性方案和实施方案,并通过了省、市团委的层层审核把关,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

  通过挖掘古田现有红色团建品牌,整合共青团元素,并将其与古田红色教育基地相结合,绘制出一张古田红色团建区域分布图;同时在部分重要的共青团窗口标注,形成特色古田区域团建名片。

  第一步:2013年7月上旬。依托古田现有3家国家级青年文明号,3家省级青年文明号,1家市级青年文明号,继续加大青年文明号创建力度,力争将古田纪念馆及游客接待中心的讲解团队在几年内创建为市、省、乃至全国青年文明号,积极打造古田“青年文明号”一条街。第二步:9月中旬,团县委到古田游客接待中心开展一次创建培训,邀请已成立的3家国家级青年文明号,3家省级青年文明号,1家市级青年文明号,辅导古田纪念馆、古田游客接待中心等可成立青年文明号单位做培训,将申请成立青年文明号程序细化。将工作心得进行交流,并采用结对的方式,帮助新申报的对象完善各项软硬件,以迎接省、市考核验收。

  在现有腾龙青年之家的基础上,加大培育力度,将腾龙青年之家融入更多的共青团元素。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及农村创业带头人为有意从事农家乐的青年进行培训,并将腾龙青年之家好的做法进行传播,发展更多青年之家农家乐。将腾龙青年之家打造成集培训、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创业典型。在腾龙青年之家增设开心农场,以团员青年认购农场种植场地的方式,打造青年特色农家乐。

  由上杭团县委统计有意创业青年,和企业所需毕业生岗位,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合作,整合古田光源酒店、古田游客接待中心、腾龙青年之家等资源,由古田光源酒店提供场所,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和共青团YBC工作站提供师资,开展第一期创业培训课程。接纳一批毕业生,通过YBC工作站创业导师,对创业青年和毕业生进行培训。接下来,将该项工作作为共青团常规性工作,将古田打造成为“红土创业人才培训中心”的一个典型,更好地服务青年,更好地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借助“希望工程”,发挥县、乡两级团委的作用,号召青年企业家及各方捐赠资金及书籍,在古田腾龙青年之家设一农村青年书屋,为农村青年提供学习提升自我的平台。青年书屋管理员由乡镇团委委员兼任,由古田镇团委负责管理。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省、市团委多次到上杭古田进行现场的考察调研,跟踪项目进度及改进优化措施,并帮助协调党组织、资金、人员、场地、等各方面的资源支持。

  “圣地团旗飘”项目通过在古田5A级景区内重点打造古田“五个一”,即:创建一张古田区域团建名片、一个青年驿站、一个红土青年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一个青年书屋和青年文明号一条街等,构建古田红域团建新格局,以此来实现覆盖影响青年数十万青年游客,带动辐射全县30余家青年文明号、青年活动阵地等团属资源建设,并为我市青年旅游人才提供培训基地。

  古田现辖42个团支部,3家国家级青年文明号,4家省级青年文明号,2家市级青年文明号,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省五四红旗团支部,8家大学生实践基地,1个市级少先队雏鹰教育基地,2所希望小学,10多个市、县农村青年创业示范基地。项目通过挖掘古田现有红色团建品牌,整合共青团元素,并将其与古田红色文化教育阵地群相结合,绘制出一张特色而丰富的“圣地团旗飘”古田红色团建区域分布图;同时在古田现有红色团建品牌地,如:青年文明号、乡镇实体化“大团委”等团建组织所在地立牌树标,形成特色、完整、丰富的“圣地团旗飘”古田区域团建布局,为前来古田参观学习的青年朋友们提供直观、形象的“共青团红色之旅导游图”。

  “腾龙青年之家”作为景区青年活动阵地,为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融入更多青年喜爱的共青团和青年元素,实现更好地服务景区青年和促进青年交流。一是做好“引路牌”。在前往腾龙青年之家的路上,合理设置广告牌和宣传海报,扩大青年之家的宣传效应,吸引更加多的游客前往青年之家。二是穿好“新衣裳”。为突出古田红色团建,在青年之家的庭院中,装点腾龙青年之家拱门设计,张贴标注古田区域团建名片,手绘腾龙青年之家文化墙、悬挂簸箕式的青年之家宣传标识,摆放客家特色的休憩凳椅等,让更多的青年朋友更直观进一步探索古田红色团建文化。三是修好“内在美”。根据青年朋友的兴趣爱好,以实现青年之家更好地服务青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习、娱乐、健身等软硬件上加强配套,按照楼层分布的不同,展示不同动能主题的元素,对青年之家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布置。一楼主要以突出领导关怀为主题,同时作为主要就餐、短暂茶叙地点,以海报宣传、青年报刊栏等形式,倡议广大青年朋友热情参加“光盘行动”、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创建等活动。二楼以红色团建为品牌,增添团徽、团旗,增加“青年风采”和“红色足迹”照片和文字材料等一系列墙报,充分展示团员青年在红色圣地上的青春足迹,给予不同时期来古田学习教育的青少年一个“跨时空”交流的窗口,同时二楼作为学习、讨论场所,利用圆桌会议桌和墙角空地,设置青年书屋一角,放置了《古田小红军》、《红色古田》、《中国青年报》、《青年博览》《创业天下》等团属报刊,为广大青年朋友创造了学习阅读空间;三楼以青年娱乐休闲为主题,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增添音响设备、跑步机等娱乐、健身器材,为驻留青年之家的青年们提供休闲场地,丰富青年的生活。同时,在进腾龙青年之家处增设青年农场,以团员青年认购农场种植地的方式,打造青年特色农家乐。

  古田是全市青年文明号聚集较多的乡镇之一。为进一步激发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力,我县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力度。4月,作为古田旅游服务窗口--龙岩市古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市级青年文明号考核验收,充分展示了服务红色圣地青年的良好形象。6月,组织龙岩市上杭县消防大队古田中队,龙岩高速交警支队一大队古田中队,上杭县法院古田人民法庭等3家单位申报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争创“四个一流”。截止目前,古田“青年文明号”共有3家国家级青年文明号,4家省级青年文明号和2家市级青年文明号,展示了红色圣地上青年的良好形象,扩大了古田“青年文明号”一条街的覆盖面,扩大了共青团的社会影响力。

  结合古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的利用古田旅游资源,利用已成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联合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上杭县旅游局、古田光源酒店、古田镇各旅游景点和各旅游公司高等学院、单位、企业,在古田光源酒店会议中心成立“红土青年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并邀请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等老师开展第一期学员培训,以点带面,提高红土青年的旅游专业相关知识和服务意识,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圣地团旗飘”项目实施以来,按照预定方案重点打造古田团建“五个一”,逐步形成古田红域团建新格局,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四项基本职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圣地团旗飘”项目通过古田区域团建名片、“青年文明号”一条街等项目建设,有效发挥了团组织影响力,为服务广大群众,体现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先进性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辐射带动全县广大青年。“圣地团旗飘”激励计划项目全方面覆盖了当地青年3974人,辐射带动了全县18万青年,成为全县青年参观学习的典型。

  2.扩大共青团影响力和工作覆盖面。古田作为红色旅游胜地,项目覆盖了每年数十万来自全国各地来学习、旅游的团员青年,成为具有红色景区特色的区域团建示范点。

  3.提高青年就业创业意识。“红土青年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全县广大青年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和平台。2013全年古田光源酒店提供见习岗位9个,见习人数50人;同时,结合残疾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青年农场、农家乐等农村创业示范点建设,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为青年朋友提供创业理念,打开致富之路。

  4.加强与各高校的联系合作。今年暑假,来古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实践的高校持续不断的增加。7月,清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支队10多名学生来到古田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8月,闽南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团共约40人来古田开展“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并与我委签署对接证书,走进古田中小学校,为25名农村留守儿童发放了爱心书籍、书包、铅笔盒等学习用品,同时还与这些留守儿童结对形成为期一年的“一帮一”帮扶机制。据统计,7-8月份,共有南开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7省内外高校共计230余人来古田开展“中国梦”红色之旅,扩大了“圣地团旗飘”项目的宣传范围。

  依托青年文明号阵地建设,发挥龙岩市古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服务窗口作用,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严、有朝气的青年讲解员队伍以及旅游观光车队伍,在服务游客的同时,引导游客保护生态,积极推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时,各青年文明号大力开展保护黄潭河、保护母亲河行动和倡导“光盘行动”的环保志愿行动,为建设美丽红色圣地奉献青春力量。

  “腾龙青年之家”青年驿站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共青团和青年元素,扩大了青年之家的宣传效应,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青年之家,一年接待游客达2000多人次,实现年纯收入约12万元。在众发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开心农场的基础上,增设青年农场,通过合作社团支部引导,充分的发挥青年示范作用,带动镇周边10个自然村农户600多户,种植蔬菜面积3000亩,带动、帮助农户增收300多万元。

  “圣地团旗飘”项目的良好实施,将古田努力打造成为福建省红色团建的一个品牌,开创了上杭县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2014年,上杭团县委将充分的发挥以古田团建为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全方面推进基层团建工作的有力开展。继续打造能充分展示红土青年、服务红土青年的团建之路,培育更多的青春驿站,培植更多的“青”字号品牌,并慢慢地增加“红土青年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青年创业培训,以促进更多的青年创业。并通过以点带面、示范推广,逐步加强上杭基层团组织格局创新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使共青团真正覆盖到每一个角落,为提升上杭共青团工作整体水平,激励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龙岩和建设“美丽上杭”而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