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体育在线网址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两山”理念——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旅游扶贫案例

发布时间: 2024-06-13 11:36:54 发布于: 农家乐蒙古包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两山”理念——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旅游扶贫案例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选编》,收录了全国范围内100个典型案例。《案例选编》的宣传推广,将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四史”学习体验活动提供更多选择,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两山”理念——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旅游扶贫案例

  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地处黄洋界脚下,距著名的八角楼革命旧址群18公里,辖神山组和周山组两个村民小组,党员18人,全村共有68户243人,现有建档立卡脱贫户20户44人,为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时贫困户21户50人,贫困发生率21.6%。全村耕地面积198亩,多为冷浆田,中稻种植产量低;山林面积4950亩,其中90%为毛竹林,由于交通问题,毛竹外销成本高,销售难。2014年以前,村集体收入薄弱,主要是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且不稳定,村民就业主要有三种,一是到井冈山市外务工,二是在井冈山市内打零工,三是在家种水稻、砍毛竹。由此造成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群众大部分收入是靠天吃饭,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300元。

  在全域旅游大格局下,神山村村民实现了“老表当老板”的转变,一是开办农家乐,神山村共开办农家乐16户,其中贫困户6户;二是经营土特产销售,共发展土特产销售12户,其中贫困户7户;三是开办民宿,神山村共发展民宿7户,其中贫困户3户;四是打糍粑体验户共5户,其中贫困户3户;四是旅游服务,蓝卡户赖发新为村内旅游讲解员,平均每场200元;3名贫困户在村内生意红火的农家乐兼职服务员,平均100元/天;五是务工,参与村内旅游点环境卫生的维护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施工,其中10名贫困户参与,根据务工内容100至120元每天。

  如今,神山村接待游客数由2016年的9.8万人次增加到30余万人次,农民人均收入达2.8万元,还先后荣获了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一是始终按照景区的标准来打造,让村庄美起来。坚持高起点规划,由全国红办组织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为神山村做了《茅坪乡全域旅游规划暨神山村概念性详细规划》,规划经专家进行了评审并正在组织实施。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整改治理和景观提升,让清净整洁彰显在神山村每一个角落。同时,加强完善景区功能,新建停车场、旅游公厕、污水处理设备和标识标牌,实现了免费WIFI全覆盖。二是始终根据游客的需求来定位,让产业旺起来。以“井冈桃源,好客神山”为主题,开发适合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项目。三是从始至终坚持市场的理念来经营,让百姓富起来。脱贫不是最终目标,让老区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才是最终目标。采取“公司开发经营、农户出租入股”的模式,利用闲置房屋全力发展精品民宿;积极拓展客源市场,采取统一客源分配、统一服务管理、统一接待标准和分户经营的模式,实现了农家乐接待“富一家”为“富大家”。

  通过改造黄洋界古道,建成红军小道,将周边景点串珠成链,形成“培训到农村,体验到农户,红色旅游助推全面小康”的新模式,围绕“产品走出去、游客引进来”,并与红色培训机构联合设计研发设计了“一堂精准扶贫课”,自主研发“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探索”专题教学等培训课程,纳入红色培训教学计划,将打过的糍粑做成体验产业,开发系列新产品。让来往的游客更好地领会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更多地了解神山村精准扶贫的成果,吸引全国各地红色培训学员走进神山,努力把神山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展示地、参观地、交流地。2021年茅坪镇计划整合辖区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实施‘红飘带’计划,打造红色文化教育集中区,传承红色基因,把5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串点成线,将八角楼、黄洋界等处的客源往神山村引流,把神山村打造成一个能够独立运营和发展的旅游景区,为神山村的旅游业发展迎来新动能。

  大力实施“231”产业扶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村已发展黄桃460亩,茶叶200亩,雷竹30亩。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神山村的秀美景色,更为村民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收益。每年的3月下旬,数百亩黄桃花开,在粉色的桃花与缭绕的云雾相衬下,神山村宛如一片仙境;7月中下旬,黄桃成熟,金果飘香,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2017—2018年,神山村连续举办了两届井冈山市“黄桃节”,精彩的节目、飘香的黄桃吸引了众多游客。此外,贫困户每年可从黄桃和茶叶两个合作社获得3300元以上的入股分红,有的村民通过在基地务工每天可获得120元左右的务工工资收入。2020年神山村引进了江西万里长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神山村黄桃基地委托与他们管理,产量、品质和价格实现整体提升,通过专业化的产销模式,万里长橙公司立足神山村,进一步辐射整个井冈山范围内的农副产品,统一打造“神山”品牌进行销售,总销售额已突破460万元。此外,神山村不断探索“产业+旅游”发展模式,打造美丽桃源、竹海氧吧等生态景观,吸引游客从“红色游”走进“绿色游”,做好做足全域旅游文章。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把乡村旅游融入到农村发展的所有的领域,坚持走全域化、特色化的道路,创新发展民宿经济、文化产业旅游、生态休闲旅游。

  神山村开展了一系列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制定《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制度》,对环境卫生、村容村貌、住宿标准、摊位管理等一系列项目作出细化规定,要求全村参与旅游接待的群众统一执行。同时,成立了旅游协会,将全村农家乐悉数纳入其中。协会负责与井冈山各家红色培训机构联络,将客源轮流分配到各家用餐,并对各家的菜式、份量提出新标准,细化至每一道菜中蛋的使用数量、鱼的重量等,确保游客享受到同等质量的服务。

  做强“井冈桃源、好客神山”品牌,举办“桃醉井冈、幸福神山”黄桃节,推动“神山云居”“初心小院”精品民宿项目和神山村糍粑旅游小镇项目建设,建设神山村乡村研学基地,成立乡村旅游服务企业,利用当年红军从神山前往黄洋界的竹林小道开发穿越原始“井冈翠竹”体验课程,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神山村的生态美。

  一是党建引领。近年来,神山村牢固树立“党建+”工作理念,通过“党建+旅游”,进一步发挥村党支部的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村党支部深挖当地传统民俗风俗,推出打糍粑、磨豆腐、做竹筷、编竹艺等民俗风情游,结合当地农业种植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体验游。以村党支部为引领,找准神山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子,推动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二是组织参与。为更好地规范神山村旅游业发展,特成立旅游协会,设专人管理,提升旅游管理的专业化和专门化,逐步提升神山村农家乐、民宿、旅游商品售卖、接待及讲解的服务的品质和接待水平。三是群众受益。旅游协会将各个农家乐、民宿及旅游商品售卖点纳入管理范围,积极对接客源,团队接待统一派餐,将客流均衡分配,使原本位置偏远的农家乐也可参与接待,变“一家富”为“家家富”。

  一是进一步推进管理服务标准化。巩固实施红色教育服务、农家乐经营、客源分配、打糍粑等特色体验活动等一整套的规范,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小组会议、培训会、入户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贯彻旅游标准化服务规范的内容,让神山村旅游业发展有标准、有档次。二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全力发展中高档民宿。引进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找到一条适合神山村发展民宿、乡村旅游的新路子。鼓励神山村非核心区,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扩大群众受益面。

  “红配绿”是一种时尚,在旅游扶贫中,红色旅游配绿色旅游也流行起来。神山村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两山”理念,坚持旅游规划先行、景区标准打造、游客需求定位、市场经营理念等对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整合发展,做足全域旅游文章。作为“红绿”有机融合的典型,增强了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激发了旅游体验的新活力。